雷电竞平台下载 TIELING.GOV.CN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民进铁岭市委侯晓霞秘书长: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黑土的保护工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
铁岭市共有耕地面积998.96万亩,自2019年以来,铁岭市农业农村局连续6年共向中央和省争取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8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5%。几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指导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县采取秸秆机械粉碎翻压还田、碎混还田、灭茬浅旋还田、覆盖还田等技术措施,水田推行秸秆秋季湿耙还田、秋季翻埋还田、春季留茬翻压还田等技术措施。“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采用有机肥还田集成实施,在已粉碎的玉米、水稻秸秆上施用堆沤有机肥,旱地采用深翻、深混、浅旋等,水田采用深翻、深旋、打浆等机械作业方法,将秸秆、堆沤肥混于土层,较好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好的保护了铁岭市的黑土区。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与省农业农村厅进行沟通,采取保护性耕作与黑土的保护利用项目相结合的模式,持续推进黑土的保护利用工程开展。
二、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
全市生猪饲养量613.53万头,肉牛饲养量86.3万头,畜禽粪污总量1479.56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219.56万吨,利用率超82%。近年来,铁岭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昌图县开展种养循环新模式,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采用集中收集、就近收集、就近处理和就地利用方式,打造畜禽粪污“微站”、“小站”、“中站”、“大站”和“科研站”“五级、百站”无害化处理模式,探索建立了畜禽粪污资源收集、处理与还田利用无缝衔接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昌图模式”。
一是微站处理模式。以普通农户或养殖散户产生的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在田间地头静态堆沤或在养殖场地采用微型纳米膜堆沤,经过充分腐熟后由农户或养殖户自行还田。
二是小站处理模式。选择区域内具备良好排水能力、交通便利的场地,在1或2个相邻的自然村屯建设1个以上集中处理小站,采用条垛式堆肥的方式,经过充分腐熟后就近还田。目前,全县已建设村屯集中堆沤场(点)2440个,每年集中还田畜禽粪肥220万亩、120万吨以上。
三是中站处理模式。整村或整镇集中建设粪污处理中站,采用“纳米膜堆沤”、“槽式堆沤”或“罐式高温反应器”等技术,按照一村(镇)一膜、一村(镇)一槽、一村(镇)一罐的方式,开展畜禽粪污堆沤,经过充分腐熟后,就近就便还田。目前,全县共建设立式粪便发酵罐27个,可年处理粪污15万吨,年生产堆沤肥3万吨以上。
四是大站处理模式。依托有机肥生产企业,采取第三方运输方式,收集辐射半径40公里以内大型养殖场、养殖散户的畜禽粪污资源,开展集中发酵处理。全县共4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可年处理畜禽粪污40万吨,年生产有机肥20万吨。
五是科研指导站模式。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昌图现代农业试验站为平台,成立研发团队和技术指导团队,研究畜禽粪便快速腐熟技术,种养循环机理机制、核心技术,构建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通过技术指导手册、公众号和试验示范等,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指导,不断实现技术更新和模式优化。
通过实施“五站”五级处理模式,昌图县黑土地保护项目区有机肥用量增加20%以上,亩均增产20-50kg,亩均节肥5kg以上,在有效提高黑土地基础地力的同时,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昌图贡献”。
三、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数字化”强化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AI已开启中国“数字化”现代农业的新起点。目前,我市通过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监测点31个,通过监控设备可实时观测天气、风向、风速、降雨量、土壤墒情、地表温度等,较好的监测了黑土地的变化趋势,为接下来的黑土地保护实施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作为新时代的农业部门,接下来我们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或通过市财力,与“数字化”企业,包括通讯三大运营商,寻找相互支撑的合作渠道,建立可长效开展的现代农业“数字化”模式。
四、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资金因技术模式不同,所以补助额度也不同,秸秆还田每亩补助25元,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每亩补助100元,均为省级以上资金支持。为高效推动项目实施,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几年来,铁岭市积极向上争取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并指导县(市)区将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任务落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一步,铁岭市将继续向上争取,确保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