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竞平台下载 TIELING.GOV.CN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张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铁岭市推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认真阅研,现提出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以农旅融合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我市提出的“文旅兴市”战略,为我市农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旅融合的有效路径。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全市涌现了休闲农庄、采摘园、垂钓园、农家院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024年,全市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600余个,从业人数达1.36万人,带动农户2万余户,年接待人数达131.88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近3亿元。这些休闲农业项目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生活的场所,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局还注重打造休闲农业的品质和品牌,全市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特色村3个。全市打造了熊官屯镇熊官屯村“画家村”和腰堡镇友谊村“非遗村”等乡村旅游特色村,以及凡河镇五角湖村、凉泉镇凉泉村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原象牙山温泉梨花节、铁岭县大甸子羊汤文化旅游节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文旅节庆活动
(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农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集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如:铁岭县汤牛村以知青文化为核心,以农业田园为基础,建设成为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这些示范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文旅兴市的亮丽名片。
(三)培育特色产业是农旅融合的关键支撑。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西丰县郜家店村泓来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引导,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项目,培育壮大了肉牛、花生、鲜食毛豆等特色产业;全市还培育铁岭县李千户镇榛子等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了昌图傅家花生等“一村一品”特色村100个。积极培育壮大铁岭榛子、西丰梅花鹿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旅融合的重要基础。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们加强了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使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如:铁岭县腰堡镇友谊村以村两委带头,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原本脏乱差的村庄打造成了美丽的乡村旅游景点,围绕朝鲜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发展
二、下步工作
虽然我市农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正如您指出的我市还存在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滞后、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和意见,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把农旅融合发展纳入到我市“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调多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积极推动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促进产业融合。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村电商、康体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形成多元融合的乡村旅游业态。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积极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带动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村屯绿化、垃圾清运、畜禽粪污治理等工作,提升农村环境品质,为发展民宿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五是培育特色产业。坚持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六是加强培训指导。支持当地村民和回乡创业人员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鼓励乡村旅游企业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结合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把农民培训与发展产业、传承文化等结合起来,开展餐饮住宿服务、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乡土文化讲解、民族手工艺制作等特色实用技能培训。